“紫领”如何缓解智能制造企业人才之“渴”?
时间:2025-01-21 14:01:33来源:工人日报
 介于“蓝领”和“白领”之间,既拥有较高的操作技能又具备技术创新能力——“紫领”如何缓解智能制造企业人才之“渴”?

工人日报记者 陈曦

阅读提示

介于“蓝领”和“白领”之间,广泛存在于智能制造业的班组长、技术员和质检员等岗位,这一群体被称为“紫领人才”。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近日发布的《新质生产力应用型人才就业趋势报告》显示,到2035年“紫领人才”或超3100万人。

无人化的AGV(自动导向车)“闲庭信步”,娴熟地将电动机、密封条、螺栓等上千种零部件运送至相应工位;几百台焊接机器人挥舞手臂、火花四溅,焊接工艺自动化率达到100%;工位一体机“严阵以待”,实时监测各环节的生产进度和精度,最大限度降低人为失误……

走进某新能源车企北京工厂焊装车间,一种科幻感油然而生。该工厂“80后”设备管理工程师李杰穿梭在一台台设备之间,仔细查看运转情况。“随着生产线越来越‘聪明’,生产效率大大提升。而我的工作,就是对智能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保养,确保他们‘健康’上岗。”李杰说。

如今,像李杰这样的一线技术人员被称为“紫领人才”。近日,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发布的《新质生产力应用型人才就业趋势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指出,“紫领”是介于“蓝领”和“白领”之间的职业群体,广泛存在于智能制造业的班组长、技术员和质检员等岗位,既拥有较高的操作技能,又具备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是推动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。

新质生产力的“人才坐标”

“数字化重塑了造车行业,也给我们打开了更大的舞台。”从烟台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后,李杰曾在传统主机厂工作多年,对新兴技术带来的改变感受颇深。

李杰举例称,在传统模式下,当生产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,很难精确找到症结所在,这让技术人员十分挫败。而现在,在云端质量监管平台上,只需抓取设备运行的几个参数,便能迅速发现漏洞、开展攻关。“工作内容更丰富了,技术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进一步拓展。”

得益于本科的学习和持续的积累,李杰很快就适应了这座智能工厂。而在该工厂北京智能制造基地负责人王垒看来,李杰也代表了公司最需要的一类人才。“我们的产品和生产线都在持续更新迭代,这就要求技术人员除了具备日常的生产作业技能外,还要掌握智能化、数字化领域的专业知识,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、现场管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。”王垒说。

“‘紫领人才’日益受到重视,是因为本轮科技革命改造了传统的生产场景,从而对生产中最重要的因素——人,提出了新的要求。”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王天宇向记者表示,在企业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,传统的产业工人队伍要向新质生产力应用型人才转型。而“紫领人才”,就是转型的排头兵。

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李育辉表示,“紫领人才”是工作内容革新的承接者、AI赋能中的优势群体、自动化与数智化浪潮下的进化者,通常具备四个典型特征:以生产一线为主要工作场景,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,具有广阔的职业成长空间,并拥有相对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。

在车间一线当创新“尖兵”

“从工作内容角度而言,不同于进工厂等于拧螺丝的刻板印象,作为‘紫领人才’重要组成部分的技术员最重要的工作是学习技术,兼顾生产与研发。同时,技术员也是连接一线生产经验与先进技术知识的纽带,在企业技术创新与升级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。”李育辉说。

去年,李杰在工作中发现,车间的APC自动积放输送设备故障率很高,经常导致生产中断。探查后得知,原来是设备运转过程中,尼龙导向条很容易被卷进链轮。经过一番摸索,李杰“捣鼓”出一个机械的阻挡机构,在链轮的端头增加阻挡罩,将其与导向条隔开。“这个零件解决了车间39台APC设备的停机问题,为公司减少了损失,已经成功申请专利。”

在位于河南洛阳的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,智能化设备也贯穿了生产的各个环节。“不到3分钟,就有1台东方红拖拉机从这里下线。”该公司装配车间班组长高斌感慨道,进入公司多年来,从最初的“地摊作业”到如今全自动的半轴总成装配线、后盖总成装配线,生产一步步走向“智造”,自己也从技术工人,变成了熟练操作智能设备的“数字工匠”。

数字化改造降低了劳动强度,高斌开始有精力琢磨一些技术难题。作为车间“劳模工作室”的一员,高斌和团队正在研究如何提升拨叉装配的质量和效率。“拨叉是拖拉机变速箱里用于换挡的重要零部件,装配品质的好坏直接反映在拖拉机的性能上,很有研究的价值和空间。”2023年,由于在生产和技术创新中的出色表现,高斌被公司评为“年度劳模”。

对于“紫领人才”,很多企业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。王垒告诉记者,自己所在的车企为“紫领人才”打造了双通道发展路线,可以晋升为更高级别的技术人员,例如工程师、技术专家;也可以选择走上管理岗,成为工段长、经理等。

多方协力破解“紫领”供不应求问题

《报告》显示,2022年全国“紫领人才”总需求约为2500万人,而随着我国产业升级的不断推进,预计到2035年,其将超过3100万人,占制造业总劳动需求的近四分之一。

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在各地近年来发布的急需紧缺职业目录中,不少职业与制造业相关,例如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、物联网安装调试员、电子专用设备装调工等,“紫领人才”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。

对于这一点,王垒也有所体会:“智能制造时代,能够‘驾驭’机器的高技能人才成了‘香饽饽’,各家企业抢着要。”他告诉记者,目前,该车企对整车测量、智能软件管控、车辆质量控制等领域的技术人才需求量很大,一直存在用工缺口。

那么,缺口该如何补上?王天宇认为,最重要的是加快构建职普融通、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,发挥企业作为人才需求方的主导作用,重视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,让职业教育跟上技术和产业变革。另一方面,企业也有责任为传统的“蓝领”产业工人提供学习机会,增强他们对数智化生产线和新工具的适应能力。

“可以期待的是,未来将有更多大学生抓住机遇,凭借较好的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,成为手脑并用的‘紫领’精英,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过程中作出自己的贡献。”王天宇说。

标签:

最新
  • “紫领”如何缓解智能制造企业人才之“渴”?

     介于蓝领和白领之间,既拥有较高的操作技能又具备技术创新能力—

  • CBA:山西队111比100胜上海队 取得三连胜

    中新社太原1月17日电(记者 胡健)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(CBA)第32轮1

  • 12家品牌首店“拎包入驻”西单 主理人连连称赞——“北京市场比想象的还要大”

    背上韩剧女主同款云朵包,穿上潮范儿休闲卫衣……在刚刚过去的周末

  • 10万级插混SUV“宝藏好车” 蓝电 E5 PLUS累计交付破5000

    自11月10日全面开启交付以来,蓝电E5 PLUS累计交付量已突破5000台

  • 中医科学院刘安:强化中药优质评价,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

    新华网博鳌12月3日电(白碧璇)12月3日,由新华网主办的创新稳&lsqu

  • 11月22日央行开展6351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

    中新网11月22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,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

  • 近期儿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 如何应对?专家提醒→

    近日,中国疾控中心连续发布提醒,提示包括以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主的

  • 鱼肥虾美蟹满黄 新疆沙漠“海鲜”上新了

    去年以来,深居内陆、离海最远的新疆,靠着本地产海鲜火爆出圈,新

  • ​畅享数学文化节 开启智慧新征程——西平县杨庄高中举行首届数学文化节

   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,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。

  • 央视快评丨为促进文明传承发展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更大贡献

    来源标题:央视快评丨为促进文明传承发展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更

  • 焦点热议:新疆巴音郭楞州尉犁县发生3.4级地震 震源深度15千米

    中新网10月19日电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官方微博消息,中国地震台网

  • 中越德天(板约)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正式运营_全球观热点

    中新社崇左10月15日电 (记者 黄艳梅)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

  • 新茶饮市场带火夏秋茶 江南绿茶产区增势强劲

    中新网绍兴10月15日电 题:新茶饮市场带火夏秋茶 江南绿茶产区增

  • 文化新地标,居民的“精神粮仓”_快资讯

    这是一个文化休闲的好去处,在这里能读书、画画、下棋……10月10日

  • 遵化1至6月食品产业集群营收超53亿元 同比增17.8%

    近日,在遵化市薛记(北方)5万吨绿色休闲食品深加工生产基地,工人正

  • 售价43.9万元起,全新极氪009全球上市

    7月19日,中国香港,极氪智能科技正式发布豪华旗舰MPV全新极氪009,

  • 旅游
    • 珠海华发商都开业时间

    • 为什么电脑不能打字了还响(为什么电脑不能打字)

    • 建议收藏!A股地产概念股整理!(8/15)

    • 一仓库起火,现场黑烟弥漫!仓库防火应该这样做……